天麻,又名赤箭、獨搖芝、離母、合離草、神草、鬼督郵、木浦、明天麻、定風草、白龍皮等,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狀莖肥厚,無綠葉,蒴果倒卵狀橢圓形,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。其根莖入藥,是名貴中藥。
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于海拔1200-1800m的林下陰濕、腐殖質較厚的地方。分布于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其干燥塊莖亦稱天麻,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,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、肢體麻木、小兒驚風、癲癇、抽搐、破傷風等癥。天麻過去一直依賴野生資源,70年代后由于人工培育技術發展,野生變家種,家種天麻成為主要商品來源。祛風濕,止痛、行氣活血。天麻食療做法推薦:天麻燉雞、天麻豬腦粥、天麻燒牛尾、天麻燉甲魚、天麻竹瀝粥、天麻肉片湯、天麻煮雞蛋、天麻、枸杞煮豬腦、天麻山藥燉乳鴿、天麻鴨子。
天麻加工工藝
1.分等級、清洗
將新鮮的天麻按照大小等級分類,然后分別裝入竹筐中,用清水沖洗,邊沖洗邊搖晃,洗掉泥沙。洗凈的天麻當天必須處理完畢,放在水中過久,天麻會變黑,影響色澤和藥用功效。
2.沙炒
在大號鍋內放干凈的細沙7.5千克,大火燒至鍋內沙子發紅時(放入紙片或樹葉能立即著火為標準),再將洗凈的天麻按等級分別放入鍋中,用鍋鏟不斷翻炒,時間要短,動作要快,將天麻炒至內生外焦,聽到如爆米花一樣的爆炸響聲,等響聲漸漸小了,就立即取出,再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冷水盆中,趁熱用竹刀將粗皮輕輕刮去,洗凈后放入2%的明礬水中,浸泡20分鐘后取出,放入竹筐中,晾干浮水。
3.汽蒸
將去皮的天麻按等級分別放在籠屜中,大火燒至鍋內的水沸騰,160克以上的大天麻蒸30分鐘,90~169克以內的二等天麻蒸20分鐘,80克左右的三等天麻蒸15分鐘,60克以下的小天麻蒸10分鐘。以天麻八九分熟為度。蒸后的天麻在光亮處照看,沒有黑心,折斷面檢查,天麻體內的白心只占塊莖整體的1/5,此時即可出鍋。
芬尼克茲烘干機-天麻烘干工藝
以空氣能天麻熱泵烘干機為例,將天麻分類放入篩盤,然后放上烘干架,推入烘房。烘干設備初始溫度為50~60℃,3小時后,室內溫度應升到70℃,但不能超過70℃以上,待烘到八九成時,取出回潮(俗稱發汗),即將八九成干的天麻堆放在低溫處,用雙層編織袋覆蓋,上面再用一層塑料膜蓋嚴,悶10~12小時,使天麻體內水分外潤。然后取出用厚木板壓扁壓直造型;如發現有鼓起脹氣的,可用竹簽刺破放氣,再壓扁壓直為宜,而后再繼續放入烘干室內,熱泵烘干機溫度控制在40~50℃,烘至全干即可。
企業QQ:
企業郵箱:huangyingxin@phnix.com